.png)
一、藥材採購及鑑定
收集10批來自全臺北、中、南、東各地不同通路之中藥販賣業或中藥製造業的藥材樣品,確認所收集之藥材為五倍子蚜蟲寄生於鹽膚木、青麩楊或紅麩楊等樹上形成的蟲癭。
二、藥材性狀描述 (圖1) (圖2)
藥 材 名:五倍子
生 藥 名:RHOIS GALLA
英 文 名:Chinese Gall
基 原:漆樹科Anacardiaceae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.、青麩楊Rhus potaninii Maxim.或紅麩楊Rhus punjabensis Stew. var. sinica (Diels) Rehd. et Wils.葉上的蟲癭,主要由五倍子蚜蟲Melaphis chinensis (Bell) Baker寄生而形成。
採收加工:秋季採摘,置沸水中煮或蒸至表面由黃褐色轉變至灰色,殺死蚜蟲,取出,乾燥。按外形不同,分為“肚倍”和“角倍”。
藥材性狀:藥材按外形不同,分為「角倍」和「肚倍」。
-
角倍:又名菱倍或花倍。呈不規則的菱形、卵圓形或紡錘形,長3~8 cm,直徑2~5 cm,常有幾個鈍圓的角狀分枝或瘤狀突起。表面灰棕色或淡黃棕色,被灰白色軟滑短絨毛。質硬脆,破碎後中空,倍壁較薄,厚1~2 mm,角質,內壁淺棕色,平滑,內有多數黑褐色的蚜蟲屍體,或黑色粉末狀的蚜蟲卵附著於內壁上,並時有1~2個游離於角倍中的白色絲團,絲團表面又附有多數蚜蟲屍體,內壁上還附有白色粉霜狀或結晶狀的蠟樣物。氣特異,味澀。
-
肚倍:又名獨角倍。呈長圓形或紡錘形,略扁,無角狀分枝或突起;表面暗灰褐色或灰棕色,有多數淺縱紋,短絨毛較少。質硬而脆,易破碎,折斷面角質樣,倍壁厚3 mm,內壁平滑,有黑褐色的蚜蟲屍體及灰色粉末狀排泄物。氣特異,味澀。
生長分佈:鹽膚子為落葉小喬木或灌木,高2~10 m;花期8~9月,果期10月。青麩楊為落葉喬木,高5~8 m;花期5~6月,果期9月。紅麩楊為落葉喬木或小喬木,高4~15 m。花期5月,果期9~10月。生長於石灰山灌叢或密林中。藥材產於四川、貴州、雲南、陜西、湖北、廣西等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