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png)
圖1A 杜仲藥材圖
.png)
圖1B 杜仲飲片藥材圖(炒杜仲)
一、藥材採購及鑑定
收集10批來自全臺北、中、南、東各地不同通路之中藥販賣業或中藥製造業的藥材樣品,確認所收集之藥材為杜仲的乾燥樹皮。
二、藥材性狀描述 (圖1)
藥 材 名:杜仲
生 藥 名:EUCOMMIAE CORTEX
英 文 名:Eucommia Bark
基 原:本品為杜仲科Eucommiaceae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.之乾燥樹皮。
採收加工:將栽培10~20年的杜仲,春季4~6月時用半環剝法剝取局部樹皮。剝下的樹皮用開水燙泡,將皮展平,把樹皮內面相對疊平、壓緊,四周上、下用稻草包住,堆置使其「發汗」,經1個星期後,內皮成暗紫色,取出,曬乾,刮去粗皮,洗淨,修切整齊,曬乾,貯藏。
藥材性狀:本藥材為切成片狀或條狀的乾燥樹皮。原乾燥樹皮為扁平的板塊狀、捲筒狀或兩邊稍向內卷的塊片,大小厚薄不一,約2~7 mm。未刮去粗皮者的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,平坦或粗糙,有明顯的縱皺紋或不規則縱裂槽紋,並可見斜方形的橫裂皮孔,有時可見灰綠色地衣斑。已削去粗皮者的外表面較平坦為淡棕色,內表面光滑為暗紫色。質脆易折斷,折斷面粗糙有細密具伸縮性的銀白色絲狀物相連。氣微,味稍苦,嚼之有膠狀殘餘物。
飲片性狀:本品飲片為炒杜仲,色黑,未刮去栓皮者可見明顯縱裂槽紋,折斷時膠絲彈性較差。氣微,味稍苦,嚼之有膠狀殘餘物。
生長分佈:多年生落葉喬木,可高達20 m。花期4月,果期9~10月。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寒性較強。以陽光充足,土層深厚肥沃、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、黏質壤土栽培為宜。產於中國中部及西南部,為中國的特有種。藥材主產貴州、陝西、湖北、四川及河南等地。
|